环球滚动:河南省消协:青年学生慎用“校园贷”

2023-05-09 13:56:24   来源:中国市场监管报


(资料图)

近年来,不良“校园消费贷”利用部分大学生的虚荣心理,引诱大学生过度超前消费,导致部分大学生陷入高额贷款陷阱,产生了恶劣的社会影响。

对此,河南省消费者协会提醒广大青年学生消费者,理性考虑超前消费,审慎选择贷款机构,避免陷入不良“校园贷”陷阱。

协会称,大学生应该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消费观,不要将精神需求过度寄托于物质上,克服从众、攀比、虚荣等心理,理性认识自己的消费能力,根据自身经济条件制定消费计划,合理安排生活支出,培养理性消费意识和良好消费习惯。

不良“校园贷”为迎合大学生的消费需求,不断翻新其骗局和陷阱,“美容贷”“培训贷”“刷单贷”“多头贷”“高利贷”“套路贷”“裸条贷”等违法违规贷款层出不穷。大学生应妥善保护好个人重要信息,不扫描来源不明的二维码,不轻易向他人透露家庭住址、宿舍地址、父母联系电话。

大学生如果确需申请贷款的,建议先和父母沟通,认真评估自己的还款能力,并检查该机构是否有相关部门批准的资质证明。贷款前还应仔细阅读合同内容,明确贷款的额度、利率、还款方式、违约责任等重要信息,确保合同条款合法、合理。

针对不少平台号称的“放款快”“利息低”“免费额度”等营销宣传,要保持高度警惕。在遇到还款困难时,以信用卡套现、从乙平台借钱还给甲平台等方式无法从根本上解决问题,只会形成恶性循环,让债务雪球越滚越大,直至资金链断裂。因此,事前要谨慎评估自身债务负担能力。

如不慎踏入不良“校园贷”陷阱或者遇到疑似不良“校园贷”诈骗的情形,应当积极收集并留存有关证据,第一时间向老师求助或拨打110报警。□杨会玲 毛渊磊

关键词: